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创办于1956年,前身为徐州市高级技工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,2005年徐州市高级技工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、徐州市商业技工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、徐州市建筑技工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、徐州铁路运输技工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四:喜⒆榻ㄐ熘菁际胖菘嵊蝛u官网(中国),至今已有69年的办学历史。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始终坚持为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育人、为国育才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面向产业建设专业,坚持国际化办学视野,形成了层次完善、类型丰富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。
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是首批江苏省重点技师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,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,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、国家级重点技工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、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、江苏省十大优秀职业技能评价机构、江苏省高水平技师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,是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餐厅服务项目主基地、数字建造项目辅基地,是江苏省办学规模较大、办学层次较高的职业院校之一。
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润港大道15号,占地353余亩,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,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环境优美,设施先进,功能齐全,育人氛围浓郁,为学生学习、生活、成长、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现有设备7000余台套,设备总值1.5亿余元,人均教学仪器设备1.87万元,图书馆纸质与电子藏书共计57万余册。
围绕制造强省、制造强市建设,聚焦属地产业发展需求,开设50余个专业,其中省级以上重点专业、示范专业33个,常设专业与省市先进制造集群、重点产业链对接契合度达90%。2012年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2个专业入选人社部首批一体化试点专业,开始一体化教学改革,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自2018年起分批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,采用一体化课程改革“六步工作法”,至2022年完成常设专业一体化教学全覆盖。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开展五年制高职、技师、高级工、中级工等多层次教育,年均在校生11000人左右,每年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2000余人,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8%左右。
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现有教职工568人,高级职称215人,具有硕士学位的217人,“双师型”教师293人。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高技能人才1名,全国技术能手7人,江苏省卓越技师4人,江苏工匠2人,省技术能手37人,省级教学名师30人,省市级专业带头人76人。
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以创建全国优质技师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为办学目标,坚持“质量立校、竞赛强校、品牌兴校、特色办校”的发展理念。质量立校,专业内涵建设成绩显著。高质量推进专业建设和基地建设,紧扣产业需求,动态调整专业,现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3个,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群2个,市级现代化专业群产教融合项目2个;省级一体化名师工作室4个,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,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项目1个,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。高标准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,34个常设专业实现一体化教学全覆盖,获批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、第二阶段建设院校,2个组长校专业,1个副组长校专业,4个参与校专业,3个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8个专业创新开展企业学习工作站建设,实现校企“双导师”“双基地”联合培养模式。以赛促教,竞赛成果惠及全体师生。搭建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为龙头、江苏省状元大赛和行业技能大赛为主体、校内技能节和联盟邀请赛为基础的大赛体系,创新建立校院两级大赛俱乐部,共举办九届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技能节,以技能节为抓手,促进技能教学水平和选手梯队建设,通过三融合三促进,做好大赛成果转化,让竞赛成果惠及全体学生。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2项、省级奖项237项、市级奖项393项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,夺得1金2银2铜5个优胜奖。餐厅服务项目斩获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,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。品牌兴校,技能社会服务能力突出。落实人社部“组团援疆”计划,牵头援建新疆伊犁培训技师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,高质量落实“苏青劳务协作”计划,定向招录青海委培生,落实徐州市乡村振兴计划,助力教育帮扶、技能帮扶政策落地。积极推动“职普融通”,面向徐州市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,通过“职业体验日”丰富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内容和形式。推进政策性培训纵向深入,横向延伸,承担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、政策性培训业务、企业职工技能等级提升培训等,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训,开展技师培训班、高级技师研修班,近年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人数年均在3万人次以上,占徐州市市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80%以上。特色办校,精准对接属地产业需求。树立校企命运共同体理念,通过组建教学工作委员会,加强企业学习工作站建设、产业九州酷游ku官网(中国)建设,不断聚合校企双方育人优质资源,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,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。走开放办学之路,强化政校企合作平台建设,成功举办5届校企合作联谊会,历届联谊会均能为学生提供2000余个优质工作岗位。充分利用淮海经济区技工院校协同发展合作联盟平台,组织联盟单位交流研讨观摩活动,建立淮海经济区技工教育共建共育共享模式。